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

【莊子現在式】馬與伯樂:王菲很有莊子味




  有人覺得自己擁有很好的資質,但卻懷才不遇,無法像千里馬遇到能賞識他、將他推上亮麗舞台的伯樂。如果你認為自己就是如此,並為此抱怨,那莊子很可能會說:「我是馬,我不要伯樂。」每一匹馬都以能遇到伯樂為幸,為什麼莊子反而不想要?因為他對千里馬和伯樂有不同於流俗的看法:


 
  馬,蹄可以踐霜雪,毛可以禦風寒,齕草飲水,翹足而陸,此馬之真性也。…及至伯樂,曰:「我善治馬。」燒之,剔之,刻之,雒之。…馳之驟之,整之齊之,前有橛飾之患,而後有鞭筴之威,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!(馬蹄)

 
  伯樂在找出資質好的馬後,並非什麼都不做,牠就自然變成千里馬的,中間顯然要經過管理與調教的過程,而這種管理與調教經常是為了符合某些準則所做的削足適履,也就是對天性的摧殘與扭曲。莊子反對任何傷害天性的人為造作,所以當世人把伯樂視為馬的「貴人」時,他反而認為伯樂是馬的「劊子手」。

 



  莊子的觀點看似偏激,其實不無道理。譬如歌手王菲,在剛出道時,曾被她的「伯樂」精美包裝,穿上麗衣,濃妝豔抹,以王靖雯的藝名唱為她準備的流行歌曲,開始的幾張唱片雖然都上了排行榜,但她卻覺得「被別人擺佈,變得像個機器,像個衣架子,沒有個性,沒有方向感」,於是毅然恢復本名王菲,自己寫歌,並以越來越強烈的個性化風格演唱,拋棄傳統的表演服裝,不再手舞足蹈,不多說話、甚至不太理睬觀眾,不少圈內人視此為大忌,但她卻反而一新世人耳目,讓人覺得她不是在表演,而是在流露真性情;她的歌唱不是娛樂,而是一種藝術;她也因此奠定了在歌壇的獨特地位。

 
  所謂「玉不琢,不成器」,要想成器,就必須經過他人的琢磨與栽培,這似乎也是無可避免的,但少數成功的例子卻讓人忽略了更多失敗的個案。如果王菲一路走來都遵照伯樂們對她的包裝、雕琢,那顯然有就不會有今天的王菲了。也許我們不必拒伯樂於千里之外,但似乎也不必為沒有遇到伯樂而哀聲嘆氣。重要的是不要為了想出人頭地,而將自己託付給別人,卻因此迷失了自我,讓本性受到摧殘。 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