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【古典今看】白居易的《慈烏夜啼》來自可怕誤解




  中學時代,讀過白居易的《慈烏夜啼》,印象非常深刻:

  「慈烏失其母,啞啞吐哀音,畫夜不飛去,經年守故林。夜夜夜半啼,聞者為沾襟;聲中如告訴,未盡反哺心。百鳥豈無母,爾獨哀怨深?應是母慈重,使爾悲不任。昔有吳起者,母歿喪不臨,嗟哉斯徒輩,其心不如禽!慈烏復慈烏,鳥中之曾參。」


  相信很多人也都讀過這首詩。但「慈烏」到底是甚麼鳥?老師只說是一種烏鴉,他也沒見過,但既然是大詩人白居易說的,而且還被收在課本裡,那就準沒錯!所以我當時頗受這首詩的影響,覺得當子女的應該孝順父母,否則就是「禽獸不如」。

  後來,慢慢發現詩人的話「多不可靠」,也知道絕大多數的脊椎動物都在子代成熟後就會被趕出家門,親子以後即甚少來往。像「慈烏」這種不僅會「反哺」父母,而且因思念母親而「夜夜哀啼」的,實在是不可思議。又後來,才知道它的「匪夷所思」是因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種鳥!全球的鳥類學家在各地觀察了數百年,從未發現鳥類有反哺行為。那白居易是憑空捏造嗎?似乎也不是。他所說的慈烏反哺和夜啼,很可能是來自下面這個「可怕的誤解」:

 
  原來,世界上約有五十種杜鵑科的鳥類屬於寄生鳥,牠們並不築巢,也不孵蛋,更不想自己養育幼雛,而是在繁殖季節時,先尋找合適的宿主,誘逼正在孵蛋的宿主離巢,吃掉或丟掉一顆蛋,然後在巢內產下一枚類似的蛋,由不知情的宿主替牠孵蛋(被寄生的鳥類高達一百多種)。杜鵑的幼雛通常比宿主的幼雛先孵化出來,一孵化出來,牠即會本能地把巢中其他的蛋或雛鳥一個個推出巢外。「義母」覓食回來,看到巢內只剩下「唯一的孩子」,就對牠倍加寵愛,而牠也大辣辣地獨佔「義母」辛苦找回的食物,等羽翼豐滿後,就揚長而去。這種繁殖模式可以說是既殘酷又冷血。

  杜鵑的體型通常比牠們的宿主來得大。沒多久,雛鳥的塊頭就比「義母」大許多,但還繼續張大嘴巴被餵養。不明究裡的人看到「小鳥」居然在餵「大鳥」,以為那是「子代」在反哺「親代」,而注重孝道的人更是驚喜讚嘆,對此大作文章,認為牠們是「鳥中曾參」了。至於杜鵑鳥特有的淒切啼聲,則被聽成是思念母親的「啞啞吐哀音」了!

  說這些,絕非故意找碴,或是想揶揄古人、質疑孝道。而是要指出,想藉「禽獸」來規勸人們應該孝順父母是搞錯了方向。動物並無孝順的行為,親情也不如人類,做子女的想要孝順父母是人類特有的、「異於禽獸」的高貴行為。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