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

【老子今說】朱銘「若拙」,曾國藩「求缺」

 
  台灣雕刻大師朱銘的作品,一看就讓人覺得很有特色。不只人物造型(特別是太極系列),還有他的藝術風格,都飽含濃厚的中國元素,很自然地讓人想起老子,因為它們就是老子所說「大巧若拙」的具體呈現。


  朱銘是學徒出身,十五歲就學習傳統的廟宇雕刻與繪畫,講究的是小巧精緻。但後來想更上層樓而拜楊英風為師,開始踏上自我創作之路,從鄉土系列、太極系列到人間系列,他的境界越來越高,而風格也越來越粗簡拙樸,不只是「大巧若拙」,同時也有「大成若缺」、「大辯若訥」的味道。

  在《道德經》裡出現好幾個「大『正』若『反』」,除了上列三個,還有「大直若屈」、「大盈若沖」、「大白若辱」等,而大家最熟悉的「大智若愚」雖非老子所言,但顯然也是在套用他的觀念。它們在反映一種特殊的思維與領悟:

  人在很多方面原本都是拙、缺、訥、屈、沖、辱、愚的(也就是較低層次的反),為了提升自我,而朝巧、成、辯、直、盈、白、智的目標(較高層次的正)邁進;但一個真正成就大目標、有大領會的人,他又會反璞歸真、「復命歸根」,再回到類似原先的模樣(反),但那只是外表上的「若」(好像),在本質上已是更高的境界。

  這種由反到正然後又由正到反,外在表現與內在本質間的辯證關係,不僅是老子的思維特色,實際上已經深入文化生命體,而成為一種特殊的中國元素。

  但大家經常會面臨一個難題:要如何區分「大巧若拙」與「大拙若巧」、「大智若愚」與「大愚若智」?老子並未提及,我想關鍵在於當事者是否曾經巧過、智過?如果有,那麼他現在的拙與愚,也許就是大巧與大智的表現;如果沒有,那麼他可能只是真的拙與愚。


 
  曾國藩晚年將他的書房取名為「求缺齋」,因為他早已功成名就過,所以這是他「大成若缺」的表現;但如果一個毛頭小子一事無成,年紀輕輕就搞個「求缺齋」,那就是在裝模作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